CDQI 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启动会暨授牌仪式顺利召开
发布于: 2024-11-15
10月25-26日,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启动会暨授牌仪式顺利闭幕在呼和浩特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的心血管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及医疗机构代表,共同探讨标准化建设的最新进展与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前沿成果。活动不仅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在心血管专病标准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未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高效平台。
马长生教授在致辞中就心血管领域发展作出重要展望。马教授指出,安贞医院在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年手术量有望突破1万例,实现了几乎零开胸率的技术创新,使县级医院无需依赖心脏外科即可开展房颤消融手术。在医疗创新方面,马教授强调了两大突破:一是人工智能1.0系统的上线,将显著提升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衰等疾病的诊疗效率;二是即将发布的中国真实世界临床试验平台(CRCT),将为医生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科研机会。对于行业发展,马教授提出"物美价廉"的核心理念,呼吁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诊疗成本。他特别强调要解决年轻医生的"科研焦虑症",鼓励更多基层医院参与高质量研究。展望未来十年,马教授期待中国在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数量上超越美国,引领全球心血管医学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标志着中国心血管医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侯煜教授发表致辞,详细介绍了内蒙古地区心血管内科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规划,旨在推动本地医疗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侯教授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西2300公里,南北1700公里,拥有2600万人口。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内蒙古医院创建于1947年,现有职工5000名,开放床位2700张,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是自治区重要的医疗机构。在心血管专科建设方面,医院心血管内科设有四个普通病区和一个CCU病区,医护人员超过200人,年手术量和造影检查量突破1万台。侯教授强调,医院未来将重点发展电生理领域,通过引进学科带头人,打造冠脉、电生理、起搏器、结构性心脏病及心衰等多个优势学科群。针对区域医疗布局,侯教授指出,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医疗资源丰富,人均床位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医院将通过内外科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房颤治疗方面寻求突破,致力于建设与全国先进水平接轨的区域诊疗中心。
随后举行了CDQI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启动仪式。马长生教授、侯煜院长等领导和专家共同完成了启动仪式,标志着该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启动。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随后进行了CDQI标准化房颤中心的授牌仪式。马长生教授和侯煜院长等专家为获评卓越中心和示范中心单位授牌。最后,与会专家与各单位代表合影留念。这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在建设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能力提升项目区域中心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推动内蒙乃至全国心血管专病诊疗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授牌仪式后,马长生教授以《中国心血管病临床研究趋势与展望》为题,全面分析了我国心血管临床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马教授指出,过去35年中国在顶级医学期刊的发文量显著增长,有望赶超英国。但在临床研究领域,中国占全球高被引论文的比例仅为12.5%,与美国的35%仍有差距。马教授强调,RCT是证据等级金字塔的塔尖,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基础,提供了高质量的研究证据。虽然其他研究方法如注册研究也能产生中到高质量的证据,但不能作为改变指南的依据。因此,加强开展RCT对于提升临床指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心血管领域已经产出多项重要研究成果:陈绍良教授在《柳叶刀》发表的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研究,李新立教授在《自然医学》发表的芪苈强心胶囊研究等都体现了中国学者的研究实力。目前,多个由中国人设计和主导的重要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包括蔡军教授的STEP-pre研究等。为促进行业发展,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推出创新举措CRCT项目,为优质研究提供资金支持。马教授表示,这些措施将助力中国心血管临床研究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马教授强调,提升研究质量比发表数量更重要,呼吁研究者聚焦临床实际需求,通过高质量研究推动中国心血管医学的进步。
陈华教授就心室超速起搏(VOP)技术在室上性心动过速(SV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作专题报告。陈教授指出,VOP在SVT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准确鉴别房速、双径、旁道等类型SVT后,能够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决策。陈华介绍了VOP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法。在心动过速周长恒定的情况下,测量其TCL,以S1S1方式起搏,起搏部位通常为心尖部或基底部。通过观察有无拖带起心房、A波顺序是否改变、VA关系、PPI-TCL值等一系列指标,可以初步判断SVT类型。例如,若拖带后出现室房分离现象,可基本排除旁道可能;若心动过速终止,可基本排除房速;若房速被1:1带起,则需进一步分析。此外,陈华还强调了PPI-TCL值在鉴别房速和双径中的重要性。他指出,PPI-TCL<115ms时,更倾向于旁道;>115ms时更倾向于双径。但有时测量误差会造成混淆,此时可放置His电极进行校正,提高准确性。VAp-VAs差值也是一个辅助指标,>85ms考虑双径,<85ms考虑旁道。陈华还介绍了室性融合波在SVT鉴别中的作用。最后,他通过一个70岁女性SVT发作的实际病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VOP进行分步鉴别,并最终通过消融手术予以验证。陈华教授表示,VOP在SVT鉴别中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多项指标可相互印证,是目前其团队常规采用的鉴别方法。随着电生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先进的诊疗手段应用于临床,造福广大心律失常患者。
崔占前教授分享了一例复杂心律失常的诊疗经验。患者是一名64岁男性,因反复发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术前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在未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可恢复窦性心律。电生理检查发现S1=300ms刺激时出现宽QRS波心动过速,VA传导关系显示冠状窦电极9-0领先,在冠状窦口附近发现特殊A波传导特征。起初,考虑双径路的可能性,但后续检查排除了这一诊断。通过逐步放置导管并观察心电图变化,最终确定病灶位于冠状窦口附近的间隔区域。采用VOP等一系列程序刺激,并在右侧冠状窦口区域消融无效后进行房间隔穿刺,左后间隔起搏下进行标测到的激动最早点与右侧激动最早点相毗邻,起搏下消融过程中CS电极上A波的顺序由向心转为左偏心并发作心动过速。在左侧旁道发作下进行标测,心动过速在激动最早点消融时心动过速终止。这一案例表明,宽QRS和窄QRS波心动过速可能表现为双旁道现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频率来准确识别和定位靶点。
郭雪原教授分享了国产三维标测定位系统升级后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郭教授指出,电生理手术对三维系统有着较高要求,需具备支撑复杂手术操作的能力,确保手术过程中图像清晰、精确,能够实时显示解剖结构和电位信息。这对于实现零射线手术至关重要。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熟练术者,在追求零射线、全三维手术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都直接影响到手术质量和安全性。国产惠泰新系统已升级到2.0版本。硬件方面,电路结构优化使得电极的识别精度大幅提高。软件方面,信号识别更加精准,能有效滤除细小干扰,提高手术过程中判断和消融信号的准确性。单极电图信号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为双极信号判断提供了更稳定清晰的参考。新系统还通过磁电融合算法优化了导管显示,使得在三维空间中,即使将导管送到较深位置,也能准确建立磁场矩阵,实现更精确的导管位置显示。此外,新增的基于阻抗判断的导管贴靠状态指示功能,可以帮助操作者直观判断贴靠情况。郭教授强调,在三维重建模型中,导管位置判断主要依赖于操作和影像引导。投影问题可能导致导管在解剖结构中的位置不准确,尤其在狭小空间操作时更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房扑或房室结等需要多个标测点的情况时,需要对某些点反复确认。对于不同类型的心脏早搏,郭雪原教授建议根据导联特点推测可能的起源位置,并结合患者解剖特征选择合适的标测方法。他表示,惠泰2.0系统升级后,信息信号质量较高,导管显示和三维模型的精确度有所提高。但每个系统都有其特性,医生需要不断熟悉新系统的特征,并结合经验逐步掌握其操作和电图解读方法。未来,系统还需在高精度标测方面进一步提升,以应对复杂病例的需求。
黄丽洪教授分享了Marshall静脉消融策略在房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Venus研究证实,在肺静脉隔离的基础上加上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可以显著提高持续房颤手术的成功率约12%。Marshall静脉消融能够直接针对二尖瓣峡部进行治疗,减少心外膜折返引起的复发。大约1/3到1/2甚至更多患者能够通过酒精消融实现左肺静脉完全隔离。影响消融成功率的因素包括Marshall静脉开口走形、解剖部位难以到位、夹层等情况。黄丽洪教授介绍,酒精消融操作的学习曲线短且容易上手,成功率高达80%以上。在实际操作中,熟悉Marshall静脉的解剖学知识至关重要。对于难以操作的部分,可以借助可调弯鞘进行深弯操作,并结合球囊铆定技术成功进行穿刺。黄教授指出,Marshall静脉消融策略的引入,为持续性房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进一步提高房颤治疗的成功率。精准的解剖识别和合理的消融路径选择可以大大减少消融点数,提高治疗效率。
李松南教授详细介绍了左心耳封堵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临床应用。李教授指出,自2002年以来,左心耳封堵研究逐渐增多,尽管高质量的RCT尚少,但该领域具备广阔的研究空间。自2014年左心耳封堵技术引入我国,已完成约2万例手术,并发展出本土特色策略,主要以联合射频冷冻等一站式手术为主。在指南推荐方面,2023年CSC房颤指南和AHA/ACC房颤指南将长期抗凝禁忌患者的左心耳封堵推荐级别提升至2A级别,而2024年ESC指南则为2B类。李教授强调,对于不能或不愿接受抗凝治疗的高卒中风险患者,应慎重考虑左心耳封堵术。关于特定人群,李教授介绍,高龄和女性患者在术后早期存在较高风险,但总体手术效果不受年龄影响,女性长期效果与男性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抗凝治疗。对于肥厚性心肌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左心耳封堵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在预防卒中和死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一站式手术方面,李教授分享的数据显示,联合左心耳封堵与消融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与单纯封堵相当,且部分指标如大出血和全因死亡风险更低。然而,当前高质量证据仍不足,专家共识建议谨慎选择。李教授还提及术后并发症管理,心包积液发生率为4.3%,主要与女性、高龄及术前抗凝药物使用有关。残余分流和器械相关血栓(DRT)是术后需关注的问题,最新研究支持新型口服抗凝药作为预防策略,并介绍了新一代封堵器在动物及初步临床实验中的优异表现。
刘晓霞教授分享了无射线房间隔穿刺流程与注意事项。目前安贞医院常用的房间隔穿刺技术包括经典的X线指导下的穿刺技术、X线结合ICE的穿刺技术、利用纯ICE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技术以及基于T3D的房间隔穿刺技术。其中,T3D房间隔穿刺技术由马主任和喻教授开创,该技术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完全零射线的房间隔穿刺,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成功率和安全性。T3D技术利用导丝或穿刺针作为二级导管,通过尾线连接到三维标志系统PIU上,使其在三维空间中可视化。在穿刺过程中,需标记穿刺点并在可视情况下模拟X线下穿刺动作,确保针尖可视并有drop off感觉。掌握T3D下的房间隔穿刺需要一定经验和时间积累。从2019年开始,在安贞中心,大部分房颤手术不再依赖术前食道超声,而是采用ICE结合T3D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流程。医生在接受专门培训后,一般三个月至六个月就能独立完成这项技术。这种技术能显著减少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使得消融治疗进程加快,同时降低了额外的经济负担。此外,ICE结合T3D技术还成功应用于许多特殊病例,例如右位心房间隔穿刺、封堵术后的房间隔穿刺以及高龄患者主动脉根部扩张等复杂情况。通过ICE和T3D指导可以更好地控制穿刺位置和角度,避免误穿或操作困难。T3D技术的引入,为房间隔穿刺开创了新时代,显著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相信将造福更多房颤患者。
桑才华教授讲解了持续性房颤消融策略。他指出,虽然肺静脉隔离术(PVI)是房颤消融的核心部分,但单独的PVI不够充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消融效果和成功率,临床实践中会考虑额外的消融策略。线性消融是借鉴了外科手术的经验,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在特定解剖位置进行消融,来减少房颤的发生和复发。随着化学消融技术的发展,对于二尖瓣峡部的消融难题已不再是主要障碍。化学消融能有效隔离左侧肺静脉,还能使局部组织失去传导能力,使得低电压区面积扩大,从而可能提高成功率。常规的做法是先进行化学消融,再结合化学消融导致的心内膜电压变化进行局部线性消融,以及固定线路的消融和肺静脉的隔离。桑教授强调,对于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且心房较大的持续性房颤病人,其团队常规选择2C3L策略。对于复发性房颤,在标测指导下明确机制后再进行消融,同时强调化学消融的重要性,它能显著提高二尖瓣峡部阻滞率和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然而,对于顶部线的消融仍存在一些挑战,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人顶部无法成功阻滞,这与心外膜的传导有关。解决方法可能需要食道牵开后在正后方进行消融。此外,借助超声技术,能够清晰地发现相关解剖结构,对于一些难以操作的病例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对前壁线、间隔线或碎裂电位进行干预的必要性。桑才华教授建议,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不建议随意干预这些部位,以避免引发各种复杂的心动过速。总的来说,化学消融技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但房颤消融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综合考虑持续时间、心房大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