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QI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建设 十二大中心专家工作会

发布于: 2023-05-13

CDQI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建设 十二大中心专家工作会于5月13日在长春顺利举办

 

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建设十二大中心专家工作会5月13日在长春举行十二大中心主任及秘书长共50人参加本次会议

 

CDQI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首先感谢各位秘书长及其团队对CDQI的支持。他在致辞中表示,CDQI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开展,联合亚洲心脏学会和其他社会力量,旨在提高中国和亚洲心血管医疗服务的质量。CDQI对标国际顶尖心脏病学会,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将打造成为中国和全亚洲最好的“亮晶晶”心血管教育培训平台。马教授指出,这需要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未来,CDQI实现所有培训人工智能化,并制作内容丰富、画面精良的动画教程供医护人员学习。此外,还通过建立紧密结合临床的题库对教育成果进行评价。未来20年创新始终是第一要务,马教授表示,CDQI致力于通过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和数字化技术,提高效率。只有效率得到提高,才有精力和时间进行创新。CDQI也将联合全国数千家医院支持创新产品。最后,马教授强调只要CDQI团队和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CDQI一定能够达成目标。

CDQI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教授代表高血压中心汇报建设的情况。刘靖教授表示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是最早建设的一批心血管疾病专病中心之一,旨在提高基层高血压的诊疗能力。高血压中心的建设分为三个层级:建设单位、示范中心和卓越中心。截止到2023年4月23日,已有1608家医院申报成为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其中71家获得了卓越中心认证,239家获得了示范中心认证,542家建设单位认证工作已经完成。刘靖教授还介绍了高血压中心开展的一些工作,包括继发高血压智慧筛查中心项目、iHEC平台科研和临床研究项目、五月血压测量月活动等。此外,高血压中心还在健康科普方面做出了贡献,包括在全国各地开展高血压日公益活动等。刘靖教授表示,未来高血压中心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包括加强数据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临床能力培训、开展临床科研项目和公众教育等。

CDQI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教授代表胸痛中心汇报了中心建设的情况。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是最早建设的一批心血管疾病专病中心之一,旨在加强各区域胸痛一体化救治网络的建立。胸痛中心的建设分为三个层级:建设单位、示范中心和卓越中心。截止到2023年4月23日,已有1676家医院申报成为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其中76家获得了卓越中心认证,220家获得了示范中心认证,499家建设单位认证工作已经完成。郭宁教授还介绍了胸痛中心开展的其他工作,包括医生培训、线上胸痛大查房、胸痛病例讨论等。此外,胸痛中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包括手机APP的建设、医疗协同云系统的建设和互联网医院的建设等。郭宁教授表示,未来胸痛中心还有很多潜力需要挖掘,包括完成信息化建设、推动技术、人才和研究的发展等。

CDQI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桑才华教授代表房颤中心汇报了中心建设的情况。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全国覆盖、信息共享、分级诊疗和区域协同并举的房颤中心新模式。房颤中心的建设分为三个层级:建设单位、示范中心和卓越中心。截止到2023年4月23日,已有2003家医院申报成为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其中99家获得了卓越中心认证,386家获得了示范中心认证,1177家建设单位认证工作已经完成。桑才华教授还介绍了房颤中心开展的其他工作,包括医生培训、线上胸痛大查房、胸痛病例讨论等。此外,房颤中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贡献,包括手机APP的建设、医疗协同云系统的建设和互联网医院的建设等。桑才华教授表示,未来房颤中心将继续深化教育培训体系、推进术者分级认证、开展大规模RCT研究等。

 CDQI国家标准化心力衰竭中心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玲教授代表心衰中心汇报了中心建设的情况。国家标准化心衰中心工作旨在提高我国心力衰竭的诊治水平和管理水平,通过制定和实施心力衰竭中心的评分标准,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心力衰竭救治能力进行评估和指导,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术活动,提升心力衰竭的能力和认知,建立心力衰竭的大数据平台,开展临床研究和质量改进。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已经有31个省、自治区参与了心力衰竭中心的建设,申报了1500多家医院,评定认证了702家医院,其中51家为卓越中心,188家为示范中心,463家为建设单位。心衰中心还组织了79期的思维训练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医生参与,展示了高水平的病例和学术讨论。还开展了院外管理项目、云端课堂、专家精品课程、学术直通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探索了AI模式的随访管理,收集了9万多例患者的数据,为未来的研究和质量改进奠定了基础。未来,心衰中心将继续围绕五大方面进行工作:一是加强线下推广工作,结合各大会议进行授牌和宣传;二是进行动态评级工作,每年对已评级的中心进行自评和复核;三是完善能力提升体系,组建优秀讲师团,打造区域辐射网,提供一对一指导;四是提高管理内涵,自动采集数据,资源共管,开展研究;五是拓展合作领域,与其他CDQI平台和相关学会进行交流和协作。白玲教授表示,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心衰中心将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更好的诊治和预后。

 CDQI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丁荣晶教授代表心脏康复中心汇报中心建设的情况。丁教授表示,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旨在汇集国内顶级医疗资源,打造国际水平的心脏康复交流和质控平台,通过规范心脏康复的评估和干预流程,提供科学、规范和精准的心脏康复服务,提升心脏康复的整体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心脏康复中心分为建设单位、心脏康复中心和示范中心三个级别,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认证评审。该中心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交流和质量提升活动,包括成立心脏康复师护理联盟,开展心脏康复师护理培训;开展心脏康复中心病例线上大查房活动;开展心肺预防康复进阶课程培训班等。丁荣晶教授表示,未来该中心将继续推动心脏康复中心的认证和建设工作,加强基层社区和远程居家心脏康复中心的推广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心脏康复的高质量发展。

 CDQI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秘书长、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妍教授代表冠心病中心汇报中心建设的情况。李妍教授表示,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于去年9月正式启动,旨在提升冠心病的基本诊疗能力、靶器官损害与风险评估、专病治疗与危险因素管理、介入治疗与急危重症治疗、预防与随访管理等五个方面的水平。为此,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制订了专科条件、评估能力、诊治能力、随访宣教、教育培训和数据管理等六个方面的标准,并通过CDQI系统进行在线评分和审核。截止到2023年4月23日,全国共有180家医院申报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其中6家获得卓越中心、8家获得示范中心、19家获得建设中心的授牌希望通过卓越中心的带动作用,提高示范中心和建设单位的水平。李妍教授还介绍了举办的多期冠心病病例实战训练营的情况,受到了广大基层医院的好评和积极参与。未来冠心病中心将搭建数据平台,开展RCT研究,打造人工智能管理平台,提升从基层到三级医院的全程救治能力,实现冠心病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和精准化。

 CDQI国家标准化肺血管病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沈节艳教授代表肺血管病中心汇报了中心建设的情况。沈教授介绍,肺血管病中心是为了提升全国各层级医疗机构救治肺血管的能力提升肺血管病中心临床诊治的水平而成立的专业化、标准化、数据化的平台。肺血管病中心由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四家单位共同牵头,下设四位主任和四位秘书长,以及122家申报单位,其中包括21家卓越中心、45家示范中心和33家建设单位。肺血管病中心的评级流程是通过在线自评、实地核查、意见反馈和帮扶等方式进行的,每年动态评定一次中心级别。对于未达标的单位,卓越中心和示范中心的专家会对所辐射区域进行帮扶提升。肺血管病中心的定位是聚焦专病、基于数据、应用工具、着眼能力、面向全国。沈节艳教授还汇报了肺血管病中心成立以来开展的项目,包括定期教学巡讲、先锋学院高规格会议、指南共识解读、冠名大型学术会议、主题式教学活动等。她表示,未来肺血管病中心将开展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的多中心临床三期研究,系统化开展诊疗培训,完善数据平台,启动患者关爱项目等。 CDQI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与代谢疾病中心秘书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祝烨教授代表代谢中心汇报中心建设的情况。祝烨教授介绍了代谢中心的背景、目标、组织架构、评估标准、申报流程、时间线、目前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他指出,代谢中心是一个涵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影响人体心血管与代谢状态疾病的综合性中心,旨在提高心血管代谢异常患者的规范化诊治能力,提高诊疗的同质化水平,助力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祝烨教授表示,代谢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各兄弟中心和各地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目前已经有249家医疗机构申报了代谢中心,评出卓越中心11家、示范中心37家、建设单位74家。他还介绍了代谢中心开展的查房活动、科普介绍等工作,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包括患者培训、教学培训、远程会诊、随访和数据管理、临床调查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祝烨教授最后强调,代谢中心的最终目标是为患者服务,解决患者的问题,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做出贡献。 CDQI国家标准化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宋光远教授代表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汇报中心建设的情况。宋光远教授指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涉及到先心病、瓣膜病、左心耳封堵、PFO封堵等多个病种,每个病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难点。为了规范化和有序化地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升全国各级医院的救治能力,特别是基层医院的救治能力,需要建立国家标准化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团结全国的专业力量,通过长期的随访,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指南和共识。宋光远教授介绍了国家标准化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根据不同的病种和技术水平,国家标准化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分为建设单位、标准化认证中心、示范中心和卓越中心四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评估和管理体系。目前,左心耳封堵中心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规划和启动工作,瓣膜中心已经挂牌了十家培训中心,并在地级市开始了探索性的建设工作。宋光远教授表示,未来国家标准化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规范化的培训和教学任务,包括区域培训会、理论授课、动物实验解剖、影像建设等。在未来五年内,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各层级中心的搭建和建设,并搭建术者分级体系,提高术者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 CDQI国家标准化心脏起搏中心秘书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颖雪教授代表起搏中心汇报了中建设的情况。起搏中心是CDQI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广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的起搏治疗,提高起搏治疗的质量和效果,促进起搏治疗的发展和创新。起搏中心分为卓越中心、示范中心和建设中心三个层级,根据不同层级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动态评级和管理。起搏中心以区域为单位,以区域中心主任和秘书长为核心力量,带动区域内其他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董颖雪教授表示,起搏中心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完成300家起搏中心的建设,其中卓越中心占5%,示范中心占20%,建设中心占75%。她还介绍了起搏中心的评估标准,强调了数据化管理和临床研究的重要性。下一步,起搏中心将完成起搏中心的框架搭建,推广和完善了各级起搏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了起搏治疗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开展了不同层级医院的教育培训,提高了术者的技术水平和适应症的把握能力,扩大了起搏治疗的适用范围和受益人群;编写指南共识,形成了标准化流程,规范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个环节,保障了起搏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强了医工合作,推动了起搏器的国产化和创新,为国内外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推广了新技术和新疗法,加强了国际合作,将中国的先进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和地区,为全球心血管病防治做出了贡献。 CDQI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与认知障碍中心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孔羽教授代表心血管与认知障碍中心汇中心建设情况。孔羽教授表示心血管与认知障碍是一个新兴的亚专科,心血管与认知障碍中心旨在建立心血管认知障碍疾病的诊疗标准化、人才培养、多中心研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平台。中心按照CDQI的要求,分为卓越中心、示范中心和建设单位,进行区域辐射的建设。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心血管与认知障碍中心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撰写并发布了《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中国专家共识》。2、在安贞医院建立了心血管认知障碍评估与训练中心,作为临床诊疗的示范基地,为全国其他医院提供经验借鉴。在疫情期间,该中心对4万余名患者进行了认知功能测评,其中1500名患者坚持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疗法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开展3个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分别针对高血压、冠心病和房颤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群体,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疗法进行认知功能改善的干预未来,心血管与认知障碍中心将继续推进以下工作:1、建立全国心血管认知障碍分中心网络,力争在2023年建立10家以上的卓越中心,扩增至50-100家合作单位和专家委员会成员医院,扩大中心的影响力和合作方向。2、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和RCT研究,探索心血管认知障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预防策略、干预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为临床指南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CDQI国家标准化心血管护理中心秘书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孙国珍教授代表CDQI护理中心汇国家标准化心血管护理中心建设的情况。孙教授表示,护理中心CDQ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强学科、补短板、引领国家心血管护理学科专业发展的重任对于提升国家心血管患者专业护理水平和保障手术效果至关重要。孙国珍教授希望通过CDQI护理中心的平台,能够搭建起一个全国性的心血管护理学术交流、培训、合作和数据共享的网络,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目前,CDQI护理中心已经完成了筹备和成立阶段,制定了包括10个一级条目、49个二级条目、130个三级条目的评估指标,并根据分值确定了卓越中心、示范中心和建设单位的级别。下一步,CDQI护理中心将进行单位申报阶段,开展自评、专家评审、数据核查等工作,并进行授牌仪式。同时,CDQI护理中心还将完善培训体系,组建师资团队,编写课程和教材,为全国各级心血管护理中心提供分层级培训服务。孙国珍教授最后表示,将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坚定信念、用智慧创新、务实踏实、敢于冒险,努力将CDQI护理中心建设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平台。

 汇报阶段结束后,各中心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CDQI国家标准化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何奔教授介绍了结构心脏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在CDQI平台上进行规范化操作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表示,结构心脏病学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多种疾病和手术方式,每个操作步骤都有不同的细节和要求。因此,他们在推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异质性和困难,但是他们也非常有热情和信心,愿意为CDQI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CDQI国家标准化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结构性心脏病中心的工作表示了赞赏和肯定,他说,结构心脏病学是一个非常有前景和潜力的领域,他们在CDQI平台上展示了很多创新和突破。他也建议结构心脏病学中心能够借鉴其他成熟的中心的经验,收集高质量的数据,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CDQI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主任、浙江医院严静教授介绍了心脏康复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和挑战,以及在CDQI平台上进行多中心合作的优势和价值。他表示心脏康复是一个后端的工作,需要其他中心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通过CDQI平台,能够把12个中心全部连贯起来,形成一个闭环,推动更深层次的工作和研究。 会后,马长生教授总结道CDQI的核心是创新,要提高心脏病的诊治水平和效率,利用客观的数据和间接指标评价医院和医生的水平。马长生教授强调,CDQI是一个学术公益平台,他和其他资深专家会全力以赴支持CDQI,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实现心脏病的创新再创新。
 

2023年度CDQI十二大中心专家工作会合影留念

513 吉林·长春